
文 / 王动寻牛堂
编辑 / 凯斯
最近,很多人都在社交媒体上刷到了"收留心碎男大"的帖子,

乍一看像玩梗,但去 QQ 群和贴吧转一圈,确实有批量心碎男大正在崭新出厂——
他们中的不少,都刚刚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场投资惨败:

然而这些男大既没有满仓 A 股,也没有高位购入黄金。
让他们哀嚎遍野的,是射击游戏 CS2 的虚拟皮肤交易市场。
根据媒体报道,仅 24 号一天,该市场就蒸发了 20 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 142 亿元)。
无数人的资产,在一夜之间(这都说多了,实际只有几个小时)便化为飞灰。
等等,CS2 难道不是一款射击游戏吗,怎么搞得好像股票市场了?
这事吧,说来话长。

崩盘惨状,多少人一夜无眠?
许多天以后 ,面对空空如也的账户,CS 的皮肤炒家将会想起 V 社 ( Valve,CS2 的开发商)宣布开放皮肤炼金的那个遥远的下午。
上周四, V 社宣布了一次"常规"的游戏更新,其中包含一条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条款。

概括来讲,原来只有开箱子才能获得的顶级的刀具和手套皮肤,如今可以用低级皮肤合成了。
打个比方,就是曾经的天然钻石,现在可以用玻璃球合成了,那价格能不跌吗?
这条规定,直接冲击了存在许久的 CS 皮肤交易市场。
在 CS2 中,一次开箱的价格大约是 17 块,抽出顶级皮肤的概率只有 0.26%,而刀具和手套的皮肤,均属于顶级饰品。
显然,想自己抽到刀皮和手套实在太难,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去市场上买。

物以稀为贵,想买到成色不错的刀皮或者手套,几千块只是交个朋友,几十万的天价皮肤也不罕见。
可如今,在 V 社的新政下,品质较低的红色皮肤,却可以合成顶级的金色皮肤,网友称其为:
"红皮炼金"。

无数玩家纷纷登录自己的账号,翻出那些吃灰许久的红皮,投入锻刀大业:

有了锻刀大法,那些昔日神坛之上的顶级装备,也变得不再稀有。
热门的蝴蝶刀,价格直接腰斩:

而受打击最惨重的,就是囤积了大量皮肤的"导购"(指倒狗,玩家对炒作皮肤的二道贩子的爱称)。
有人一夜损失 60W:

还有大学生把生活费都折进去了。
在群里,大家哀嚎遍野:

在社交媒体上,人们痛骂 V 社的老板 G 胖。

除了导购,拥有大量皮肤的职业选手,也挨了迎头一棍。
MOUZ 战队的 Spinx 清仓后在推特上深情撰文,人生有梦、各自精彩:

虽然每一片雪花都不是无辜的,但总有人能在雪崩中勇闯天涯。有时候你只是什么都不做,在比赛结算时就自动胜利了。
前职业选手 Niko 因为从不炒皮肤,在这波暴跌行情中幸免于难。
对于那些投资饰品交易的玩家,他表示了同情:
寻牛堂
像 NiKo 这样安得广厦千万间的人只是少数,更多的玩家表示:只是觉得吵闹。
在他们看来,那些损失惨重的倒狗是罪有应得。

这本来是一款以娱乐竞技为核心的游戏,如今却被这些炒皮肤的二道贩子弄得乌烟瘴气,这波机会正好让他们通通 out,还 CS 圈一个朗朗青天:

在他们看来, G 胖的铁腕新政,实际上是对普通玩家的大利好。
曾经高高在上的顶级皮肤,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。
前一天还穿草鞋的玩家,今天直接别墅靠海。

G 胖这次的铁拳,堪称十步杀一人,千里不留行;事了拂衣去,深藏身与名。

那么,G 胖真的是全心全意为玩家着想的大圣人吗?
恐怕也没有那么简单。

价值百亿的赛博市场,是怎样炼成的?
靠卖皮肤来赚钱,几乎是所有网游的盈利模式。在游戏中加入开箱子玩法,在网游中同样很主流,连游戏里的微交易系统,也没有什么稀奇。
但偏偏只有 V 社的游戏,衍生出了这么庞大的场外交易市场。
这不是偶然的,而是 G 胖和 V 社精心设计的结果。
"万恶之源"是 V 社 2007 年发售的游戏《军团要塞 2》。
在这款游戏里,V 社推出了一套帽子系统,玩家可以给自己的角色购买各种各样的帽子,它们不影响游戏的平衡,单纯只是装饰。
这些帽子有的会在游戏内部掉落,有的能合成,有的需要做任务……
当然,也可以直接花钱从箱子里开出来。

由于外观、特效、掉率的不同,很快游戏里就出现了不少稀缺又抢手的帽子,抽不到的玩家,干脆选择直接找别人买。
G 胖一拍脑门:既然有人要挣这份钱,那为什么不能是我呢?
于是 V 社推出了官方的交易平台,大家都可以自由买卖,V 社不干预,只是收点提成。
没想到玩家的热情远远超过 G 胖的想象,这套交易系统越来越火热,甚至开始出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……
G 胖一看不行,必须当个事办。
2012 年,V 社专门雇用了一个货真价实的经济学家,来帮助他们设计、优化自己的经济系统,就是下面这个哥们:

他的名字叫亚尼斯 - 瓦鲁法基斯,是雅典大学的经济学教授。
在 V 社工作期间,他的头衔是"内部经济顾问"。现在在 V 社的官网上,还有一些他发表的文章,反正,我是看不太懂:

总之,V 社是真的很认真地搞了一套复杂的虚拟经济系统。
根据亚尼斯 - 瓦鲁法基斯的看法 ,这套系统,比世界上很多小国的经济体系都要复杂。
他确实有资格说这话,因为在从 V 社离职两年后,他就出任了希腊财政部长。
2013 年发售的 CS:GO,则堪称是这套系统的集大成者。
在 CS:GO 中,玩家可以通过开箱、合成获得皮肤,皮肤分为白、蓝、紫、红、金等不同等级;
每个皮肤有磨损度,进而影响稀有程度,同一款皮肤,磨损度不同价格可以天差地别;

皮肤之外,还有独立的贴纸系统,分为选手签名、战队 LOGO、花纹图案,其中每一类贴纸,又分为不同的等级;
除了贴纸之外,部分皮肤还有独特的图案纹理、" StatTrak(计数器)"等各种各样的不同属性;
……
总之,CS 的皮肤可以组成成千上万种不同的组合,每一款皮肤都有独特的 ID,甚至还有可追溯的交易记录,领先今天的 NFT 好几个版本。
你看,这玩意天生就是为交易而生的。于是,发售后没多久,围绕皮肤的市场就迅速繁荣起来。
直播开箱,成了不少主播的流量密码。一旦开出龙狙、蝴蝶刀等顶尖硬货,少不了主播与弹幕的集体高潮:

市场上,也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暴富故事,什么开到极品枪皮换了一套房、一把刀顶四年学费。
然而在这个阶段,暴富故事还只限于开箱。
大概在 2020、2021 年左右,大批炒家开始入局,CS 皮肤也开始对标虚拟币、NFT,价格突然开始水涨船高起来。
在疯狂的炒作下,翻倍根本算不得什么大行情,百倍上涨也不稀奇。
很多人开始鼓吹,CS 皮肤是下一个比特币,错过的人有难了:

CS 也从一款竞技游戏,逐渐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金融衍生品平台。最高的时候,整个 CS 皮肤市场的市值,超过了 60 亿美金(约合 430 亿人民币)。
活跃在这个市场里的主要用户,也从游戏玩家,变成了投机者。

直到那个疯狂星期四。
至于 V 社为什么要自毁长城,原因也很简单:
这个根本不是 V 社自己的长城。
根据 V 社的规则,走官方交易不仅要扣 15% 的手续费,而且后续提现也很困难。所以目前交易的主力场所是第三方平台,无论炒出怎样的天价,V 社也收不到一分钱。
这些人不仅不给 G 胖上税,他们甚至连游戏都不登。
现在新政一出,开到不值钱的红色皮肤也不怕了,可以直接拿去炼金,普通玩家开箱子的动力更足了。
原来的低价皮肤,现在能卖上点钱了;高不可攀的天价皮肤,普通玩家也买得起了。官方市场的流动性,也一下子好起来了。
市场会波动,总有人会输,但 G 胖,或者说庄家,永远都在赢。

太阳之下,并无新事V 社设计的这套经济系统,一直面临着巨大的争议。
就在一个月之前,CS 社区才刚刚爆发过一场惊天杀猪盘:黑蛋事件。
所谓的黑蛋,指的是 2021 年斯德哥尔摩锦标赛期间限时发行的一款战队贴纸:

就是这样一张平平无奇的贴纸,从今年 7 月份到 9 月,短短 2 个月的时间,这款贴纸就从 5 块钱飙升到了 3000 块一张:

很多人都在宣传,黑蛋将会成为下一个"全息泰坦"。
全息泰坦问世于 2014 年的泰坦战队的专属贴纸,由于泰坦战队解散从此绝版,价格从发布之初的块八毛,一路涨到了几十万人民币:

担心错过全息泰坦的人,纷纷 All in 黑蛋。
但实际上,这款皮肤虽然绝版了,但保有量相当大,根本没理由卖到这么贵。
果然,黑蛋在到达 3000 块的高位之后,2 天又暴跌到了几十块。

虽然价格会回归理性,但钱不会。

作为一个投资品,CS 皮肤有严重的先天缺陷:
这个市场没有监管,一切都是 V 社说了算;
T+7 的市场,一不留神就黄土埋人;
所有产品都是非标品,定价也没有什么基本面可言;
……
你能说出 100 条缺点,但只要存在套利空间,就有人会前赴后继。
《军团要塞》的帽子、steam 集换式卡牌、Dota2 不朽饰品,V 社的游戏里,类似的"郁金香事件"总是在反复重演。
G 胖当然不是什么"人民的 G 胖",他设计了这套活跃的、充满套利空间和风险的系统,利用人性的弱点,获得了大量的收益:

从 steam 钱包的基础设施建设,到社区市场的成立,开放接口给第三方交易平台,然后用开箱系统控制供给,V 社掌握了一个巨大的虚拟市场,而且能直接和现实世界产生交互。
如今的 V 社比起一家游戏公司,更像是一家金融公司了。
于是,像所有金融衍生品一样,这里每天都在制造暴富与崩盘的故事。
太阳下并无新事,无论现实世界还是虚拟空间,人类都在重复同一首旋律:欲望与贪婪交织的永恒旋律。
寻牛堂
有富策略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